COP26气候峰会
其中,GDR即允许符合条件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在规定的海外交易所发行存托凭证。
据了解,该项目从初步接洽到落地,仅用了不到两个月。如今,大正微纳的加盟,成为海沧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一座工厂想要更省电,直接在厂房墙壁竖面贴上柔性钙钛矿电池就能实现;一张A4纸大小的柔性钙钛矿电池,在灯光照射下就能为手机快速充电大正微纳执行董事、总经理马晨告诉记者,柔性钙钛矿电池应用前景广阔,公司作为新型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以及相关精密设备制造的领军型企业,致力于提供双碳政策的最优解决方案。海沧区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驻副主任吴克芬告诉记者,海沧通过整合现有闲置厂房及低效用地资源,快速帮助项目找到用地,同时量身定制了产业专项政策,助力项目落地生根。14日,海沧区人民政府、厦门自贸试验区与大正微纳三方签署柔性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制造项目合作协议,将全球第一个百兆瓦柔性(轻质化)钙钛矿组件生产基地项目落地厦门海沧。马晨对企业在厦门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说,项目选址过程中接触了许多城市,最终毫不犹豫落子厦门海沧,是因为这里办事效率高、扶持力度大、营商环境好,为项目落地提供了全要素保障。放眼全球,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14日,他也亲访厦门,见证全球首条一百兆瓦大规模柔性钙钛矿量产线落地海沧。此举不仅将填补海沧区第三代太阳能电池产品市场空白,也使海沧新材料产业向千亿规模产业链的拓展和延伸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大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高于5800兆焦/平方米,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256.63073.7小时,日照百分率在52%70%。
然而,技术革新谈何容易。6月20日下午,安徽滁州,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光伏组件回收工作组正式成立。2022年,江苏常州瑞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常州大学、常州工学院等高校合作,针对退役光伏组件拆解利用诸多问题,成功研发出成套拆解智能装备与提取工艺技术。李进老师带我们考察了不少光伏电站,光伏板经过多年风吹日晒,表面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热斑、蜗牛纹等现象。
团队发现,这些光伏板最突出的问题是蜗牛纹,在每个电站的四角位置和每块光伏板的中间位置,最为明显。即便是大型光伏电站,频繁更换未到25年寿命的光伏组件,也将产生大批废弃物。
关于这点,其他国家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可提供很好的借鉴。彼时,宁夏科技厅正在围绕自治区重点行业发展情况深入调研,也注意到了光伏产业升级产生的退役组件资源化利用问题,决定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活动,找到破题命门。作为中央财政用于支持和引导地方政府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技改革发展政策的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资金,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的使命,便在于此。这项工作再不能耽搁了。
既然勇立潮头,就要有弄潮儿的胆识和身手。然而,现实是,废弃光伏组件的回收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开展该业务的企业寥寥。他认为,国内虽然有部分企业在从事光伏组件回收工作,但延续的多为家电领域处理方式,仅仅集中运回、简单破解拆分,把废料作为建筑材料和填充材料来用。废弃的光伏电站可能造成土地浪费,并对周围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夏明许指出,由此导致的后果是,大部分废弃光伏板要么堆积在电站,要么作为简单废料作一般处理。宁夏大学材料与新能源学院研一学生马润第一次目睹大龄光伏板的现况,深感震撼。
然而,当我们尽情享用太阳能这一清洁能源时,是否想过光伏板的寿命只有25年左右?随着光伏市场不断扩大,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预测,待到第一批光伏板寿终正寝时,中国从2025年开始光伏组件将大批量退役。李进说着,像个孩子一样笑起来。
没有合规的处理流程,就很难交由第三方处理。目前,国内组件回收技术尚不够成熟热解化学方法会引起环境污染,常规破碎、深冷物理法得到的混合颗粒需经过筛分过程,导致回收材料纯度不高,尤其对最有价值的硅材料,很难提纯并高值利用。以往通过掩埋、焚烧等方式处理废弃组件,自然降解耗时长,对环境危害大。宁夏亿能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开发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袁志武直言不讳。站在满是机器和材料的实验室,面对记者的提问,李进思忖道,高校的任务就是超前部署基础科学研究,目前还不是比较成本、一争高下的时候,联手把事情干成最重要。2021年,李进团队成功获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
实际上,这并非相关部门首次提及光伏组件的回收利用。在李进看来,这背后其实是有利可图的。
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强行业统筹规划,加快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2018年,夏明许从上海来到宁夏工作,看着漫山遍野的光伏板,紧迫感顿时涌上心头,他与李进下决心进行探索性研究。
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一批进行光伏组件回收技术开发的企业。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工信部等部门发布了《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发改委发布《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关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等政策。
2021年12月底,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自主开展的晶硅光伏组件回收产业化及设备国产化研究科技项目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由此宣告我国首条组件回收中试线建成,闭环形成垂直一体化光伏全产业链。谷雨前夕,宁夏大学博士生导师、材料与新能源学院教授李进带着一支由十二三名学生组成的研究团队,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内建成15年左右的光伏电站进行了考察。作为宁夏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首任主任,李进近年来一直从事太阳能电池晶硅材料研究,积极推动宁夏新能源、新能源材料及低碳能源技术等方面政策的实施。技术不明朗的情况下,企业一般不会投入过多财力和人力搞研发,我们从支持高校开始破冰。
据测算,我国光伏废弃物至2027年预计将达到35万155万吨,至2050年达到3350万吨。不但离不开政策的引导,更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支持。
起步于2002年的宁夏光伏产业,按照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25年来估算,光伏废弃物预计2027年达到第一波报废高峰。两所高校其实属于同一个研发团队,在东西部科技合作项目的支持下,与上海交通大学一起向光伏组件拆解发起进攻。
其在2021年年报中表示,公司2019年开始搭建和试运行光伏组件回收示范线,并承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晶硅光伏组件回收处理成套技术和装备项目,2022年示范线验收成功。依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英利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成功研制我国首条基于物理法的晶硅光伏组件回收处理成套装备生产示范线,打破了关键技术长期被国外卡脖子的局面,并在河北保定蠡县智慧光伏产业园调试使用。
目前,首条装备与全自动物料分选示范线已投用。道路千万条,技术第一条如何不让组件回收成为阻碍光伏产业绿色发展的拦路虎,是摆在全行业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夏明许认为,当务之急是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明确生产者或运营者责任。2030年,全球报废光伏组件预计约为800万吨,2050年将达8000万吨。
难的是,光伏组件没有明确的判废标准。来自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光伏企业、光伏组件回收企业代表200余人参加了会议,共同探讨光伏组件回收行业发展新思路。
若将光伏组件有效拆解,分离得到玻璃、铝、高分子背板、硅以及银、铟、镓等稀有金属原材料,仅按原材料价格出售就能卖200元以上。各组成部分的多数材质如玻璃、铜、铝、硅、银、镓、铟等可以回收利用,像含氟背板等却存在回收难、污染环境的隐患。
四月的西北,乍暖还寒。由于生产加工时用了很多胶和膜,把单晶硅、多晶硅粘在一起,分解的时候就很困难。